发布时间:2025-07-05 08:13:17源自:本站作者:PB2345素材网阅读(14)
每經編輯 畢陸名
據參考消息援引德新社2月23日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祝賀德國基督教民主聯盟和基督教社會聯盟組成的聯盟黨在23日的聯邦議院(議會下院)選舉中獲勝。
他說:“對於德國來說,這是偉大的一天,對於在一位名叫唐納德ⷊⷧ普的紳士領導下的美國來說也是如此。向所有人表示祝賀——接下來還會有更多勝利!”
另據新華國際頭條報道,德國新一屆聯邦議院(議會下院)選舉投票於當地時間23日18時結束。出口民調顯示,基督教民主聯盟和基督教社會聯盟組成的聯盟黨得票率領先其他政黨。
德國電視一台發布的出口民調結果顯示,聯盟黨得票率為29%,右翼民粹政黨德國選擇黨得票率為19.5%,總理朔爾茨所在的社會民主黨(社民黨)得票率為16%,德國綠黨得票率為13.5%,左翼黨得票率為8.5%,自民黨得票率為4.9%。此外,此次選舉投票率為84%,創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最高紀錄。
出口民調數據公布後,聯盟黨總理候選人默茨表示,聯盟黨贏得了選舉,“將盡快組建政府”。朔爾茨表示,對於社民黨而言這是一次失敗的選舉,他對“這次選舉結果負有責任”。社民黨秘書長馬蒂亞斯ⷧ𝥜覎奏德國電視二台采訪時表示,聯盟黨掌握了組建政府的主動權,接下來將根據最終選舉結果進行談判。
極右翼的德國選擇黨總理候選人魏德爾說:“我們是得票率翻番(上次選舉為10.4%)的唯一政黨。他們想讓我們得票減半,但結果恰恰相反。我們將始終伸出手臂,爭取進入政府,實現人民的意願。”
據參考消息援引德新社2月23日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祝賀德國基督教民主聯盟和基督教社會聯盟組成的聯盟黨在23日的聯邦議院(議會下院)選舉中獲勝。
報道稱,在初步結果顯示作為保守派的聯盟黨以28.5%的得票率領先之後,特朗普在其“真實社交”網站上發文說:“看起來德國的保守黨贏得了這場規模盛大、備受期待的選舉。”
特朗普說:“德國人民像美國人一樣,厭倦了多年來的毫無常識的議程,尤其是能源和移民問題。”
他說:“對於德國來說,這是偉大的一天,對於在一位名叫唐納德ⷊⷧ普的紳士領導下的美國來說也是如此。向所有人表示祝賀——接下來還會有更多勝利!”
報道指出,特朗普的顧問埃隆ⷩ欦聾一直毫不掩飾地支持極右翼政黨德國選擇黨。該黨在這次選舉中得票率約為20%,位居第二。
據央視新聞24日報道,當地時間23日晚,德國聯盟黨總理候選人默茨宣布他所在的聯盟黨贏得了新一屆德國聯邦議院(議會下院)選舉,並表示歐洲應擺脫對美國的依賴,在國防上實現“獨立”。
默茨表示,他希望能在八周內組建新一屆德國聯邦政府,“我們必須打破(政治)僵局,希望能夠盡快做到這點”。
他說,德國的外交政策目標是擺脫歐洲對美國的依賴,“對我而言,絕對優先的任務是盡快加強歐洲,以便我們能夠真正逐步實現擺脫對美國的依賴”。
社民黨聯合主席克林貝爾表示,本次選舉是一個“分水嶺”,社民黨必須啟動代際更替,綱領方麵也將重新定位。
德國選民普遍希望通過投票,來為德國社會帶來改變。那麽在這次選舉之際,德國選民最關心哪些問題,德國正麵臨著哪些內外挑戰?
在本次選舉中,德國選民普遍最為關心的國內議題是經濟問題和移民政策問題。近年來,受地緣衝突、能源危機等影響,德國陷入持續脹,外需疲軟衝擊工業出口,德國經濟整體呈現低迷態勢。德國聯邦統計局數據顯示,2024年德國國內生產總值比上一年實際下降0.2%,連續第二年負增長。德國媒體認為,德國經濟連續兩年出現負增長,德國引以為傲的鋼鐵、汽車企業紛紛破產、裁員,民眾當下需要的是一個能夠帶領德國經濟走出困境的政府。
此外在過去一年,德國與移民相關的惡性事件頻發,引發民眾對移民政策和安全問題的擔憂。經濟與移民問題的雙重惡化加劇了民眾的不滿情緒,催生了對德國政治領域的變革呼聲。
而在國際方麵,如何調整德國在俄烏衝突中的立場,協調歐盟與北約和美國的關係,同時應對美國政府的貿易和關稅政策,也都是德國麵臨的主要挑戰。
此次選舉之前,歐洲多國就已出現右翼勢力抬頭甚至上台執政的情況。在本次德國聯邦議院選舉中,德國極右翼政黨德國選擇黨也支持率大漲,成為議院第二大黨,該黨以強硬對待移民問題、反對歐盟能源政策與反對援助烏克蘭等立場吸引了大量選民。輿論認為,以德法為代表的歐洲主要國家都麵臨傳統主要政黨支持率下滑,極右翼政黨崛起的局麵,這種變化代表著歐洲民眾對於現狀的不滿與焦慮,同時作為歐盟核心的德法兩國極右翼政黨的崛起,也可能會起到示範作用,帶動歐洲其他國家的極右翼政黨的支持率繼續持續上升。
據央視新聞24日報道,德國聯盟黨領導人默茨多次聲稱不會與右翼民粹政黨德國選擇黨合作,選前大部分觀點認為,德國可能會形成“聯盟黨+社民黨”或“聯盟黨+綠黨”兩種政府架構。
然而,德國電視一台公布的出口民調結果顯示,“聯盟黨+社民黨”聯盟得票率為45%,“聯盟黨+綠黨”聯盟得票率為42.5%,如果選舉委員會公布的最終投票結果與出口民調結果差距不大,上述兩種組合均無法在議會拿到超過半數議席,屆時德國政壇可能再現“三黨聯盟”複雜局麵。
選前輿論認為,如果新政府需要“三黨聯盟”執政,默茨很有可能考慮的是聯盟黨、社民黨和自民黨進行聯合。不過,出口民調結果顯示,自民黨的得票率為4.9%未超過5%,有可能無法進入聯邦議會。
如果選舉委員會公布的最終投票結果,自民黨得票率仍未超過5%這條“生死線”,“聯盟黨+社民黨+自民黨”三黨聯盟將無法實現。
目前看來,留給默茨的選擇並不多,由於各黨派政綱在經濟、移民等多個重要問題上存在較大分歧,新一屆政府的組建存在難度。
想要組建執政聯盟,政黨之間必須迅速做出讓步。輿論認為,選後組建新政府可能要經曆艱難談判,會拖延數周甚至幾個月。
最長的談判周期發生在2017年,當時默克爾領導的保守派花費約6個月的時間才與社民黨達成協議。默克爾最初試圖與綠黨和自民黨組建聯合政府,但以失敗告終,因此拉長了組建新政府的時間。
“馬拉鬆式談判”將給德國造成較長時間的政治癱瘓,對德國政治的後續走向進一步增加不確定性。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央視新聞、參考消息、新華國際頭條
封麵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欢迎分享转载→ 7g1gz.4k811.com